科學第一:有兩個父親的老鼠現在有了后代
有兩個父親但沒有母親的老鼠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后代。這項研究是雄性單性生殖– 即僅使用雄性動物的遺傳物質進行無性繁殖。
我們之前在實驗室中見過小鼠的雄激素生成:今年早些時候,研究人員能夠通過使缺少母親遺傳物質的卵子受精,從兩只雄性的遺傳物質中產生小鼠。然而,由此產生的后代不育且無法繁殖。
在這項由中國上海交通大學團隊領導的最新研究中,情況發生了變化——盡管使用的許多技術與早期的實驗相似。他們專注于編輯特定的印記控制區域(ICR),充當基因控制開關的 DNA 序列。
男性和女性基因的標準組合提供了 ICR 編碼的健康平衡——但如果只使用媽媽或爸爸基因,這種編碼就會失控。這會導致嚴重的胚胎問題和死亡,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嘗試用精確的基因編輯技術.
“我們試圖通過恢復這些 ICR 的表觀遺傳狀態來改善雄激素胚胎的發育,”寫研究人員在他們發表的論文中。
“我們的努力使我們能夠使用來自兩個精子細胞的遺傳物質生產出可以發育到成年且具有生育能力的雄激素小鼠。”
將兩只雄性小鼠的精子注射到小鼠卵子中,去除細胞核——容納雌性 DNA 的部分。然后,研究人員編輯了 7 個特定的 ICR,這些異常之前被發現會產生最嚴重的后果。然后將這些卵植入其他雌性小鼠體內。
這個過程從 259 只植入的小鼠中產生了 3 只活的小鼠出生囊胚(早期胚胎),只有兩個存活到成年。這聽起來可能不是一個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率,但它高于零——然后這兩名幸存者繼續正常繁殖并擁有健康的小鼠幼崽。
雖然在有多少小鼠出生并活著看到成年以及 ICR 編輯技術的準確性方面顯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但它表明這種印記編輯方法可以奏效。
當有兩名母親參與其中,順便說一句:所需的編輯更少且更容易執行。研究人員能夠讓它與兩個父親一起工作,這增加了這項研究的重要性。
現在我們不應該超前于自己:這在小鼠中仍然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過程,很多時候都會失敗,科學家們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考慮是否可以使用相同的技術來人類胚胎.
即便如此,仍有許多倫理和哲學問題需要解決,但最終這項研究可能會推動生育治療的改進和我們對先天性疾病.
“雖然目前效率較低,但這一發現可能是實現哺乳動物雄激素生成的重要一步,”寫研究人員。
該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 (P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