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5年,論文卻一無所獲,該怎么辦?
來源 | 募格學術 ? ?作者|?汪小河 編輯?| 學術君
又是一年畢業季,許久未聯系的遠房表妹打來電話,向我咨詢博士就業的問題,電話里滿是焦慮和不安。
她的情況是:在香港某知名大學讀經濟學類的博士,熬到第五年終于博士論文通過外審,導師對她的文章也比較認可,批準參加答辯,若通過也能畢業拿到學位。
現在畢業不是問題,問題是就業。讀博期間她一篇小論文都沒有發表,沒發的原因她說起來復雜,我聽起來卻很簡單——眼高手低,本末倒置:一開始只想潛心科研做學術,一心只想發SSCI,結果戀愛大過天,博一博二兩年經歷熱戀失戀自我療愈,等到博三才想起來自己還有大小論文兩件要事待辦。半路奮起直追最終就是現在的收成:大論文過關,小論文一無所獲。
那么,問題來了,她原本的就業目標是進高校做老師,可是她沒有拿的出手的小論文,這條路基本無望,因為現在絕大多數高校都對新進文科類博士教師有論文的要求:讀博期間至少發表兩篇C刊論文或SSCI論文。
眼看著路越走越窄,不知路在何方的表妹向我哭訴:表姐,我該咋辦?我還能找到工作嗎?
能!工作肯定是可以找到的。為了安慰她,也為了給她就業擴展一下思路,我分享了幾位沒發小論文或是小論文不過硬的博士就業的實例。
1高校或科研院所行政教輔人員
不久前,一則題為“高校輔導員也要招博士了?”的新聞在碩博圈小范圍傳播。其實這并不算新聞,許多經濟發達地區的985、211高校2010年前后就開始高校行政教輔人員博士化了。因為這些學校只是少數,并未引起廣泛關注。而近兩年,不少地方省屬院校也開始“博士化”進程,以我所在的省屬大學為例,今年的輔導員招聘注明“博士優先”,各學院招聘的科研秘書也都要求必須是相關專業的博士。為了吸引博士來求職,這些崗位都沒有發表論文的限制。
2中小學教師
有些博士生可能會想,做高校行政都有些不情愿,做中小學老師那不是更加委屈嗎?其實未必,北上廣一些頂尖中小學招聘的教師博士幾乎是標配。以人大附中為例,近些年招聘的老師中北大、清華博士畢業的人不在少數,也不乏國外牛校畢業的。我的同門博士師姐當時畢業時為了留京,就選擇了中關村某所超級牛小。雖是中小學,但是這些學校待遇福利都很好,戶口、編制都有,還為博士們專門開設科研和進修通道。現在一些省級的超級牛校也開始引進博士了,平臺好的中小學也是博士們就業的一個選擇。
3多元渠道
大學行政教輔也好,中小學教師也罷,包括去教育機構做輔導老師,都還是在教育圈打轉。其實拓寬一下思路,博士們就業的渠道還有許多。我了解到的情況是,有博士畢業做公務員的,一些名校的博士畢業生有機會可以直接選擇博士選調路線。有博士畢業進相關企業做研發的。也有人完全放棄了原來的專業,自主創業或是做自由撰稿人。對了,給博士們提供個思路,每年的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創業大賽可是有碩博創業版塊的。
可以說,即使沒發小論文,博士們的就業之路并未被堵死,只要拓展思路,就業之路還是平坦的。
但是,也想給在讀的博士們提個醒,要想擇業,必先“備業”。
一、合理定位學術目標
多數人讀博時都想著發好論文,只認C刊或者SSCI。可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發這些論文之前是否應該先有充足的學術積累呢,試著先從一些省級的普刊發起,將論文寫作能力和學習能力從點滴做起,為發好論文打下基礎。這樣即使到最后C刊級別的論文沒發或者數量不夠,但至少不會讓你的小論文是片空白。
二、有效利用讀博時間
現在多數學校博士都是四年制,排除已婚育的小部分博士,多數博士尤其是文科類博士自由支配的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博一階段就應對如何發論文、如何準備大論文的開題和寫作有清晰的規劃,因為讀書要時間、發表要周期,你不提前計劃、不合理充分利用你的時間,到最后勢必會面臨延期畢業或是小論文不達標的尷尬境地。
三、拓展就業技能和方向
信息社會,學習已不是過去“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節奏了。在保證專業學習的基礎上,博士們也應觀世事、知民情,避免眼高手低的行事風格,必須提升就業的技能、拓展就業方向。想去高校的教學技能務必過關,做網上考博考研輔導可以考慮。想去政府機關做公務員,行測、申論考試得提前準備。想做自媒體或自主創業,寫作能力和創業設計必須過硬。說到底,就業,就是拼實力。
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博士的賽道也漸漸擁擠,畢業和就業之路也越發艱難,這些固然是嚴峻的現實,但是我們身邊更多的是堅持不懈、終有所獲的人。道阻且長,唯行者至。
本文來源:募格學術,學術資源大全作者:汪小河
轉載本文請聯系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注明本文來源。